【巴蜀画派·名家新作】荷语载秋色 不觉闻鸟声 ——陈志才写意荷花图诗意赏析

陈志才艺术简历


    陈志才,1964年生于四川成都。现为四川省诗书画院(四川省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协理事兼中国画艺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副会长,成都画院画师,四川当代国画院副院长,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巴蜀画派第一批影响力代表人物。


    作品多次入选国内、省内重大展览,并荣获国家级金奖。多幅作品被中国外交部驻日内瓦代表团、牙买加大使馆以及美国、英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内外艺术机构和私人收藏。


    北京工美出版社、福建美术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等公开出版多本个人艺术专著,多幅作品和评论发表于《中国艺术报》、《美术报》、《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巴蜀画派》杂志、《中华美术》杂志等知名报刊、杂志以及雅昌艺术网、中华美网、四川艺术网等重点网站,四川电视台《巴蜀画坛》栏目作专题报道。



荷语载秋色  不觉闻鸟声

——陈志才写意荷花图诗意赏析

文/李杰


      自北宋周敦颐写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后,荷花便成为“君子之花”,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为世人恒久称颂。南宋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她表达了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低调中显现出高雅。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


2500多年以来,有关荷花的诗词、绘画、雕塑、工艺等荷文化内容丰富多彩。秦汉时长安城外有宜春苑,隋朝长安有芙蓉园,南宋都城临安有曲院风荷,隋唐时期的瓷器、铜镜装饰多采用莲花花纹,宋代著名女画家朱克柔创作的荷花缂丝图“古淡清雅”、为一时之绝作,明清的木版年画多采用“连(莲)贵子”、“连(莲)年有余(鱼)”等荷花吉祥图案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愿望。在中国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歌咏的花鸟画题材。就连印象派绘画最具代表性的大师克劳德·莫奈晚年的作品也寄情于荷花,他的《睡莲》以令人叫绝的技法,在垂直的平面上描绘出波光粼粼的水面向远处延伸的视觉效果,让人领略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莲花别样红”的宋诗意境。


    不觉,巴蜀画派中青年代表画家、著名花鸟画家陈志才最近也画了一批写意荷花小品,嘱我看看,我甚是欣喜,喜悦之余,掩卷而思,说说我的感想,以此和志才交流。

 


    梦里花间一壶酒。在志才的一幅幅写意荷花图中,其意境,实在太美妙。我无法想象志才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创作的这些作品,恍惚间,进入了美妙的梦境。似醉,非醉;不醉,醉也。因为,志才不善饮酒,他没有醉态,然而,我又看到了醉在梦里的荷花,看到了醉意中的荷花之美。荷花的艳红,荷花的清润,荷花的典雅,荷花的娇媚,在历经夏日火红的娇艳之后,荷花熟了,花的饱满和叶的沉淀,都走向季节的定律,将自己的身体掩埋在时间的年轮里,开始大红而绯红,绯红而淡红,淡红而雅韵,荷花在这样的物理与季节转换中,散发出了一阵阵清香。在笔力熟透的志才笔下,但看一幅幅荷花图,沉着而飘逸的笔墨,书写出芬芳不外露的荷花之语,这样的语境似乎只有微醺之时的兴致使然,才能表达出画面的美妙,可以意会的文化浸润,以至于从心底升腾起的舒爽曼妙。我想知道,在梦里,在花下,饮酒赏画,是一番怎样的滋味。



    不觉醒来闻鸟声。志才写意荷花图的美妙之处还在于,他不仅把荷花的美传神的表达了,而更有意味的是,荷花图语的提点之意,那一只只出神的小鸟,给人带来的兴奋与喜悦。和荷花的梦幻之语不同的是,小鸟的工细,小鸟的传神,小鸟的灵动,小鸟的生气,都一一的跃然纸上,仿佛要呼之欲出,声声脆脆,清响传情,此番意趣横生,好一幅鸟鸣荷花诗意图。是的,梦醒了,神清气爽时刻,耳边突闻一阵鸟鸣,此番意趣,该有多美。鸟语的动与荷花的静,这一动一静,一工一写,把荷花图的画意渲染得十分惬意,仿佛是醉意之后的迷蒙醒来,倏忽间,不惊觉之中,耳畔响起的声声婉转,清脆的鸟鸣,唤起的是儿时的天真记忆,唤起的是孩童时代的美好画面,多想啊,再来一番清雅的鸟语在耳畔,在心里。



    荷语一季载秋色。在志才的荷花写意图中,绯红的荷花,绵绵的鸟鸣,一片绚丽的秋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荷花的生命续写得丰满而韵味无穷,这是秋天的色彩,这是秋天的味道,这是秋天的魅力。秋,成熟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丰收的季节。荷花的秋季,是生命的完美呈现,鸟鸣的和声,是对一季秋色的歌唱。荷花的一季生命已是到了巅峰时刻,没有了艳俗,没有了躁动,没有了繁华,有的只是一份安宁,一份净雅,一份坚守。我知道,志才的荷花图需要坚守什么,在坚守什么。那是顽强的生命意念,那是守住繁华的执着,那是智者的生命乐章,那是对生命的最高礼赞。


    一荷,一鸟,一片春华秋实,这是生命的赞歌。我想,欣赏志才的写意荷花图,还是最好备一壶好酒和可口的小菜吧,把酒看画,唇齿留香,醉在画里,梦境飞扬。

 

李杰,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兼课题评审专家,巴蜀画派专修学院常务院长,四川大学客座教授,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曾访学于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