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画派·展讯】浓浓的乡愁盛宴 ——简崇民风景油画展在四川美术馆开幕

 开幕式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副院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阿鸽致辞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罗晓航代表院长庞茂琨宣读贺信


成都画院院长张德才致辞


艺术家简崇民先生致答谢辞


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杰致辞


参观画展


1月26日出版的华西都市报“艺术圈”专版报道


巴蜀画派讯  2019年1月26日下午三时,四川美术馆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亲近自然——简崇民风景油画展”在四川美术馆隆重开幕。

本次展览由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和四川美术馆主办,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协办。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兵,四川省美协主席梁时民,四川省美协原主席阿鸽,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会长马一平等领导、艺术家和嘉宾5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中央驻川媒体和四川省、成都市的主流媒体以及艺术行业媒体近40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报道。展览共展出简崇民先生表达川西风景的油画作品120幅,系统的展示了简崇民先生的川西风景油画作品。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名誉主席、著名画家阿鸽女士在开幕式上对简崇民老师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她说:简崇民的风景油画堪称四川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今天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他是四川艺术家学习的楷模。

成都画院书记张德才在开幕式上说:简崇民是成都画院的杰出艺术家,我们为他的成就感到骄傲。

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杰教授高度评价简崇民老师的作品,他说:简崇民老师是巴蜀画派的代表艺术家,今天看到的简崇民老师的油画作品大多是表达画家对川西平原的执着热爱,是画家对生养的这片土地的深情眷恋,在画家的笔下,我们被他的场景和艺术表达深深的感染,这一份赤子深情,烙印在观者的心头。这是一份浓浓的乡愁盛宴。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教授在贺信中说,简崇民先生对现代风景油画语言的研习和创新在四川艺术家中颇具代表性,他的作品对我受益匪浅。

 

简崇民先生1947年生于重庆,幼年在饱读诗书的外婆家接受教育。童年记忆中,阁楼上摆放着神秘的箱子,里面有先人留下的清代字画、民国画册以及父亲的遗物。1957年,他在重庆人民小学读书时就在《重庆日报》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幅严格意义上的美术作品。课余时间,简崇民在外公外婆处接受的是先于同代人的中等国学教育,传递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和美学思想影响着他的一生。1960年,在重庆巴蜀中学就读初中期间,到重庆市少年宫美术组学习,初报国画班。遇四川美院附中教师杜咏樵,鼓励简崇民日后报考美院附中。后进入西画班跟随林风眠学生郭无学习。林风眠的作品中,中国画与油画间相互不能达到却又交融在一起的境界,对简崇民影响巨大。

1980年,简崇民创作的油画《灰姑娘》荣获中国军工系统“神剑美展”全国优秀奖。1980年,油画作品《天工》入选全国少数民族美展。1981年,作品《星星火炬》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中央电视台专题介绍此幅作品。随后,创作激情勃发的简崇民先生又再次以获得全国连环画展优秀大奖的几部作品,《带响的弓箭》《珍宝岛战斗英雄陈绍光》以及工笔重彩人物画《心弦曲》入选全国新农村画展而名震全国。1981年,才三十三岁的简崇民以自己突出的艺术成就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成为当时中国美协最年轻的会员。1982年,简崇民正式调入成都画院,成为一名职业画家。1984年,三十多岁的崇民先生第一张风景油画《绿幕》轰动全国,被评论家誉为“中国最成熟的风景画家”。这是崇民先生在美术创作上的大胆突破。他采用中国国画的国画笔“小红毛”,绘出了中国艺术家最精彩的油画。1988年,油画《绿色的情思》获得中国第七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1999年,他创作的大型油画《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并获得文化部三等奖,此画由文化部收藏。

 

简崇民先生是一位有着独特视觉与思想深度的杰出艺术家。他的美学思维从最简单、抽象和空洞的概念开始,与主客观、理性、感性统一结合,形成了他在创作《川西抒情诗系列》作品中,笔触精细、情感充沛的特点,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人文风景。透过清晰的笔触,吸引我们的是画家传递的精神与脱离尘世回归自然的坚定信仰。他把自身灵魂深处的自由与生命的本真,用非凡的笔触与表现手法传递而出。他的写实油画,在唯美清澈的视觉效果下,有着川西平原乡村原野独有的春意空阔烟横水漫的纯净气息。画面渗透出一缕缕扑面而来的清风,干净通透,温暖淡然。

简崇民先生享誉中外的系列油画作品《川西抒情诗系列》,洋溢着一个杰出艺术家娴熟高超的艺术理性思维,笔触、构图、光影与难以用文字描述的微妙气息,潜伏着画家个体对自然人文的独特认知以及对川西坝子的深情眷恋。既有绿树春絮、树底人家的隐匿田园,又有落花犹在、绿荫深驻、霏霏细雨的淡淡乡情与忧伤。因而,画面中那些柔韧茂密纤细的翠竹、盘根错节的老树、清澈的溪水、蜿蜒的石径以及枝丫上密集细碎柔润的叶片;撑着伞提着竹篮背着娃踩着石板上山的乡村少妇、竹林中喂鸡的乡村老妇等等,无不在画家细腻的笔触、唯美清澈的线条、优雅厚重的色彩中,缓缓绽放出川西坝子乡村的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

   1990年,中国美术界前辈著名美学家、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主编王朝闻老先生来到成都画院考察,对简崇民的油画倍加欣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简崇民的油画体现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和地域特色,是值得中国油画界研究的课题,他走出了一条中国优秀油画家的独特之路,他的油画笔触非凡视觉独特,希望他坚持自己独有的绘画才能与方向,走进更广阔的艺术道路。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1999年参加简崇民美术大型回顾展之后评价说:简崇民不赶时髦,自己孤独一方,埋头作画,潜心创作,难能可贵,这是一个有作为的画家应该具备的平常心。正是有了这些前辈专家的肯定与鼓励,简崇民先生才能初心不变,在坎坷的艺术道路上坚持到今天。可以肯定地说,简崇民先生是一位有着独特视觉与思想深度的杰出艺术家。他的美学思维从最简单、抽象和空洞的概念开始,与主客观、理性、感性统一结合,形成了他在创作《川西抒情诗系列》作品中,笔触细腻入微、情感充沛的特点,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川西人文风景。透过清晰的笔触,吸引我们的是画家传递的精神性与脱离尘世回归自然的坚定信仰,他把自身灵魂深处的自由与生命的本真,用非凡的笔触与表现手法传递而出。用自己不可复制的独特构思与笔触为世人展现出川西平原中那些我们熟知却从未细细用心灵去触碰的画面。而这些画面,在简崇民先生油画作品中精美的呈现,让观者在作品中读到了川西平原乡村缱绻的浓郁蜀地风情以及细竹清朗、斜阳轻烟。

   简崇民先生的《川西抒情诗》系列油画充满着耐人寻味、百读不厌、深邃唯美的诗意意境,透过作品,可以读到画家灵魂深处的向往:田园、诗意、简单、纯粹。这让我想起美国历史学家亨德里克对十五世纪画家安琪里柯绘画作品的感悟:别人早已忘怀的事情他却铭刻在心。简崇民用画笔画布与油彩告诉我们,他不是靠着想象在画画,他画的每一处,必定是他身临其境的地方。他在笔触的控制、色彩的控制、张力的收放中,释放出画家本人灵魂深处的某种情结或者“情绪”。近距离观察他的精品油画《浣花溪》:首先凸显在眼前的是溪水前那一丛茂密青翠的翠竹林,隐约可见竹林掩映下的一隅倾斜草屋屋顶。天色是川西典型的灰蒙,雾气重重。近处的溪水清晰地倒映着整个竹林,水面上漂浮着细微的绿色水草,竹林下隐约可见种植的一洼青菜垄。整幅作品,令人灵魂安静,或许,这样远离城市的清澈之地,才是我们所向往的心灵家园。油画精品《安息地》,是我本人最喜欢的油画作品之一。画家用极其细腻凝练的笔触,描绘出乡村一望无际的原野。这片庄稼地阡陌交错,在悠悠清风中充满着极其强烈的生命力。整幅作品,画家仍维持一贯的层次深浅不一的大片暗绿色、褐色、蓝色色调,厚重的褐色与暗绿色交错,与天空纯净的灰蓝色结合得天衣无缝。在良田纵横、寂静无声平坦无垠的土地上,突兀地高耸出一丛蘑菇云形状的竹林,天空绽开一片云彩,投射出一缕强烈的白光,撒在田野中央这唯一的竹林上空。画面在消退了原有强烈的色彩后,显示出神秘、饱满、安静、梦幻而又暗藏着顽强的生命力。画家或许在用笔触画面暗示或者抒发一种复杂和纯粹的心境。但观者,比如我,在画面前,自然可以静静领悟到作品所渗透出的是画家所要传递的某些精神诉求。如此安静广袤的田园,与竹林里那一抹微弱的灯光,存在与虚无,生命与自然,瞬间与永恒,或许这就是我们灵魂深处最渴求最纯粹最简单的精神安息地。

    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注定是灵魂孤独的。他的孤独与独立的精神诉求,几乎都丝丝入扣地呈现在他的作品里。而同时,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注定是灵魂丰富的,他所有深邃的情感、思想认知与对自然、人性、生命最本质的辨识与思考,同样蕴藏于他的作品里,默默肆意奔放。这些特点,在艺术家简崇民先生的作品中得到具象印证。比如他的众多闻名中外的油画精品,题材都选用了他写生中常常去过的川西乡村。他用自己猎鹰一般的视觉观察,艺术地再现出四川平原独有的乡土风情。在创作时,他并未使用强烈而刺激的颜色,但绘画的力度与张力在石绿、橄榄绿、橙黄色、酒糟色的运用中,弥漫着川西平原乡村原始素朴的唯美、清澈与恬适气息。那些舒朗挺拔清丽的翠竹,那些整齐干净素朴的瓦屋,那些渗透出岁月磨砺沧桑的茅草屋,那些在竹林下、草屋边、溪水旁、石阶上伫立静坐漫步的原乡居民,恍如就在我们的眼前,自然地流淌出川西乡村大地生命中民俗风情的诗韵,画家视野辽阔、胸襟博大、贴近土地,诠释出乡村民众最为真实简单、清贫恬静、质朴天趣的生活。这些画面有着泥土与庄稼的芳香,夕阳余晖下的宁静、冰雪融化中溪流的清澈以及错落有致的山峦中金黄的希望。

    在创作中,艺术家简崇民先生的视觉与内心是笃定而旷达的。油画精品《夏雨溪山图》《绿幕》《绿色的情思》《冬天的阳光》《苍山如海》等等堪称中国油画艺术界杰出的作品并先后被美国、香港藏家收藏。其中,作品《绿幕》给我印象极为深刻:一丛竹,一个洞,一倒影。画面虚实结合,竹幕农舍、鸡鸣犬吠间,折射出画家所要表现的人类远古以来的农耕文明和母性的温暖。据画家回忆,三十多年前,他独自离开喧嚣热闹的四川油画界,行走在川西的田野小路上,寻找心灵的归属。或许,这些寻觅连画家自己都难以言说动力源自何处。这段时期,曾经有十五年的时间,简崇民先生独自骑着破旧的自行车、摩托车穿行于四川成都、都江堰、邛崃、眉山、乐山等地。他感觉川西大地犹如一位温暖的母亲,以自己含情脉脉俊逸蜿蜒的身姿,交错跌宕的阡陌,赋予了自己对生与死、过去与未来、纯粹与复杂的深刻思考。简崇民在川西大地的暮霭斜阳、竹林农舍、清溪顽石以及木楼青瓦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归属。因而,他创作的大量以川西风景为主题的精品油画,震惊中外,名闻遐迩。其作品《晓雾初开》《晚秋图》《山高水长》《秋天的叙事诗》《明月初上家园》《梦里依稀回故乡》《梦乡》等等作品,令美术界、学术界以及中外观众无不惊叹其独特视觉、细腻笔触、肌理韵味以及极致高超的绘画水平和充满着东方意蕴的特质。 

    画油画之余,简崇民先生对中国画以及中国书法的探索也从未懈怠,他的许多国画作品都堪称佳品。创作的国画色彩或浓烈奔放或墨韵在黑白灰中浸润或构图巧妙笔墨精细到极致。因而,他的国画,呈现出油画般的典雅、细腻、厚重。毋庸置疑,简崇民先生的作品充满着强烈的生命力,一如他笔下的那些繁花、水仙、海滩、荷花等等,无不散发出丹青见绿、池塘自碧、海涛暗涌、竹外舒花的深邃、澄澈与绮丽。

    如今,步入古稀之年的简崇民先生看起来依然精神矍铄,作为一位个性独特鲜明的艺术家,他的身上明显散发出如岩石般硬朗且棱角分明的倔强个性与灵魂真实释放的独特而强大的气场。他是一个真正在用生命画画的艺术家。他如斜阳照水、清秋风露、肝胆冰雪,更有着沉沉千里、古屋寒窗、诗意空阔的灵魂坚守。他丰富独特的艺术灵魂,崇尚真诚脱俗的艺术修为、全面严谨的探索与追求,在岁月的积淀与磨砺中,形成了一个杰出画家的铮铮风骨。


附:部分作品欣赏:

春风已渡剑门关  90×90cm 油画创作


春之岛 60×80cm 油画创作


风云汇聚六盘山 70×120cm 油画创作


井冈山小溪水 80×130cm 油画创作


母亲河的黄昏 70×160cm 油画创作


母亲河的早餐 70×160cm 油画创作


丝路春早 150×150cm 油画创作


我爱春山多妩媚 80×120cm 油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