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裕国,1957年生于成都,号「 镜水堂主人 」。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美术创作研究员,第一批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 。
九十年代两次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举办画展。作品曾参加在日本、韩国举办的“中国名家书画作品展”、“中韩画家联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作展”等。
作品入编《百年中国画家》、《中国画百人佳作选》、《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作品集》、《当代中国画精品选》等。
获“全国当代中国画展”杰出人才奖、“保护世界遗产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首届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大展”铜奖、“全国中国山水画学术邀请展暨中国山水文化高峰论坛入选作品展”银奖、“四川省中国书画作品大展”银奖、首届四川艺术节文华美术奖二等奖等。
出版《周裕国画集》两集、《周裕国现代山水画集》两集、《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系列-周裕国专辑》、《周裕国彩墨山水画集》、《中国美术家大系:周裕国卷》、《周裕国山水画选:当代中国画名家技法讲座》等。
独具雄伟风格 展现壮丽美感
——周裕国全景式山水画
周裕国艺术创作的一个常人所不能及的特点是徒步写生,他坚信艺术源于生活,执着于在长期艰苦的长途跋涉中领悟大自然的真谛,而他的艺术灵魂也在这如痴如醉的追求中得到升华,创作出独具风格和魅力的全景式山水画。
周裕国如同朝圣者一般走入大自然之中,与风雪、险阻、饥渴、山林、岩石、夜空、白云为伴,与苦难、生命和死亡相周旋,他把灵魂留在那茫茫原野,若有神灵暗佑。
常年的体味和感悟,神秘的大自然深深打动了周裕国,他内在的气质也在大自然的启示下显现出来,并体现在他的画作中。
周裕国的全景式山水画,具有雄伟、壮丽、开阔的美感。在技巧上,他将传统的程式技法不露痕迹地转用到对景写生中来,结构上既着眼于整体之大构成,也注意局部的微妙变化,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其作品色彩丰富,艺术语言直率、凝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评家认为,全景山水画不可替代的壮美格调所赖以生存的,往往不是粗率的笔墨,而是准确、细腻的技巧,是变化入微的笔墨水色对于山林树石的优美表现。
这是一个美学上的悖论,却为无数画家以创作实践无数次地证明过,也再次为周裕国全景式的壮丽山水画所证明。
全景山水画令人产生壮丽的美感,是基于这样的心理学上的原理:人们在运用视觉进行观察的时候,必然下意识以自己为尺度对物体的大小进行比较和丈量,因而影响到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全景山水画总是描绘一种或若干种完整的地貌结构,准确地完整地表现从峰岭、山峦、峡谷、坡地、河流、平原的复杂转折与过渡。
这是一种宏大的地理景观,当观赏者面对这一幅画的时候,下意识地作用使自己无形中缩小,以与这样的宏大景相适应,如同面对真正的大自然一样,壮丽的感觉便在这样的视觉心理基础上产生出来。
周裕国的全景山水画,是他长期行走在大山森林之中感悟出来的。他的画作之所以壮丽,是因为大自然本身壮丽,他的画作之所以充满生机,是因为大自然本身充满生机。
周裕国在技法的运用上,既不为传统所局囿,又能显示出文化积淀的深厚。由于具有坚实的写生基础,他能熟练地借助技法来表达一种隽永的韵致。
周裕国走的是一条寂寞之路,他将自己对于艺术的热爱和对于大自然的崇敬之情结合在一起,进行充满激情的创作。他对艺术的真诚,对于自我生命的把握与肯定,使每一个看过他的画作的人,无不为之怦然心动,由衷赞佩。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