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画派•观点】唐林:诗佛王维与“蜀山栈道图”

诗佛王维与“蜀山栈道图”
文/唐林(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王维(699—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后随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市)。开元九年(721)进士。历官太乐丞、右拾遗、监察御史、尚书右丞等职,晚年居陕西蓝田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①]。

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王维“诗佛”,李贺“诗鬼”),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是盛唐时期与李白、杜甫鼎足而三的大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红豆生南国”等脍炙人口诗句就出自王维之诗。
王维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②],他是南宗山水画的奠基人,为唐朝山水画四大家之一[③]。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评语不仅奠定了王维在绘画史上的地位,也影响了包括苏东坡在内的一大批文人画家的画风[④]和当代中国画画家。王维在绘画上的贡献不仅是在水墨画上,更重要的是他把诗和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诗情画意的境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至今都是许多画家之箴言。
所以,有人说王维是:诗人里最会画画的,画家中最会写诗的[⑤]。


(唐)王维  《辋川图》[⑥]  日本圣福寺藏

 

那么,这位伟大的诗人和画家与四川有什么关系哩?
笔者认为王维与四川至少有三种关系。
一、王维来过四川
王维何时入蜀,史无明载。因此,目前有三种说法:
一是谭优学《王维生平事迹再探》认为:王维入蜀,其时间当在“开元十四五年离开济州”到“开元二十二年擢右拾遗”之间的“五六年中”[⑦]。
二是王辉斌《王维开元行踪求是》认为:王维是在开元二十八年秋,自长安经大散关入蜀,“知南选”于黔州(今重庆涪陵)。翌年春正月事毕,在渝州顺长江东下至夏口,然后逆汉水直抵襄阳,并于南阳临瑞择与神会等“谈经数日”,旋北归长安[⑧]。
三是毕宝魁《人间最美是清秋  王维传》,认为开元十九年(731),王维33岁,西行入蜀游览,一路写诗作画。从王维留下诗画作品看,他是由剑阁入蜀,但具体年代难以确定,根据其生平推知当在此年前后,姑系于此。开元二十年(732),他游蜀后,经三峡出蜀,到襄阳访孟浩然,后返长安[⑨]。

 

笔者采用第三种结论,主要原因是此版本最新,是2017年的成果。
王维之诗,如《自大散关已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青溪》、《送杨史赴果州》、《送崔五太守》、《送崔九兴宗游蜀》、《送严秀才还蜀》、《送梓州李使君》等这些道及嘉陵江栈道(故道、陈仓道)、褒斜栈道、子午栈道沿线及蜀中风光的诗文,都证明他是曾经从长安出发经栈道而南下的[⑩]。
至于他出川的路线,有《晓行巴峡》一诗为证:“际晓投巴峡,余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旧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11]。巴峡,在郦道元《水经注》中,以“广溪峡、巫峡、西陵峡”合称“长江三峡”,这与今日所说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基本一致。但在唐人所作诗篇中,诗人却不如此认定,他们所说的“三峡”,乃是指“明月峡”(在今涪陵西段长江)、“巴峡”、“巫峡”,即如大诗人杜甫,亦是将长江三峡从渝州以下起算。具体来讲,“巴峡”乃是指流经整个夔州(今重庆奉节)地面的一段峡江,即忠州以下至巫峡以上的一段峡江。夔州州治((今重庆奉节))即在巴峡之中[12]。此诗说明王维是从三峡出川的。


二、王维画过“蜀山栈道图”
王维有关四川的绘画作品,宋《宣和画谱》著录皇宫所藏就有14幅,其中:《栈阁图》7幅、《剑阁图》3幅、《蜀道图》4幅[14]。当然这些画早已不存。
元人汤垕《画鉴》云,王维平生喜作雪景、剑门、栈道、骡纲(结队而行驮载货物的骡群)、晓行、捕鱼、雪渡、村墟等图,“这证明了王维是曾入蜀的,不能设想一个大画家没有粗亲临其地,仅凭想象就画了出来,命它为《栈阁图》《蜀道图》,这不比他画《雪里芭蕉》,是要具有蜀中山水特点的。非亲历其境是办不到的”[15]。
据相传王维所作的《山水袂》:“悬崖险峻之简,好安怪木;峭壁巉岩之虚,莫可通途……路接危峙,栈道可安于此”。这大概也属于王维盘桓蜀道,设身处地后总结栈道等山水副创作理论的经验之谈[16]。


(传)王维《雪溪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17]

 

现存相传王维唯一的一幅栈道图,是保存在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相传系其所作的绢本《剑阁雪栈图》。此图对待栈道本身似乎并不经意,而主要着眼于剑阁山川的全景效果;兼以雪景布置,积雪盈道,画面黯淡,只能使人观其大概而多有难识栈道结构真面目之憾[18]。倘若鉴定无误的话,此图应属现存最早的一幅反映古栈道题材的山水画了[19]。当然,它也就是最早的一幅蜀山栈道图。那么,王维就称得上是蜀山栈道图的始祖了。
惜笔者至今未查到此图的图片。


(清)王时敏《仿王维江山雪霁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20]

 

宋代米芾(1051—1107)的《画史》论证了几幅《雪图》与王维的关系:“世俗以蜀中画《骡纲图》、《剑门关图》为王维甚众”[21],这说明四川剑阁在王维绘画中重要地位。
存世的王维作品摹本《雪溪图》、《辋川图》(唐人摹本[22])和《江山雪霁图》等,基本上可以作为人们研究王维绘画特点的参考[23]。
据周积寅《中国历代画目大典》(战国至宋代卷)载有传为王维名下的画作共15件,但除《伏生授经图》真伪待考外,其他已确定没有一件是真迹。在这15件作品中有4件带“王维”款题,他们是《千岩万壑图》、《江干雪意图》、《江干雪霁图》和《秋冬合景图》,所有这四件作品,均被鉴定界定为伪作[24]。

 

(传)五代后梁关仝《蜀山栈道图》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三、王维等的始于蜀中的栈道图式影响深远
栈道是古代的高架道路,而栈道图则是以绘画形式表现这种交通法式、行旅通行状况的山水。伟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以诗歌形式描述栈道之难行,“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称是蜀道的“无形画”,从而开启了后世“有形的”栈道图的绘制。又有多位皇帝经栈道逃亡蜀中,栈道成为不仅个体生命、更是整个王朝的生命线。而王维、李昭道们绘制的不同风格的栈道图式,即“栈道迂回盘旋、高路入云端”的图式,就被后世画家继承下来。


(传)南宋刘松年《蜀道图》  日本山本悌二郎藏

 

后世许多大画家画过栈道图,如:传为五代后梁关仝的《蜀山栈道图》(台湾故宫博物院)、传为北宋李成《飞流危栈图》(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传为北宋范宽《蜀栈行旅图》(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等。他们创作栈道图大大抵都与他们生活、游历、活动区域涉及蜀道或其他区域性栈道的地缘因素有很大关联[25]。
而更多的画家画栈道图,是由李白《蜀道难》诗歌、两皇逃亡入蜀等而引伸出来的想象,取法王维、李昭道、郭熙、李唐、王蒙等栈道图样式[26]。这方面的画不胜枚举,如:传为宋刘松年的《蜀道图》(日本山本悌二郎)、宋梁楷的《雪栈行骑图》(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戴进的《雪岩栈道图》(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明蓝瑛的《蜀山行旅图》(上海博物院)、清袁耀《蜀栈行旅圆》(德国科隆博物馆)、清郑岱《蜀道高秋图》(日本正木直彦旧藏)、清顾符稹[27]《剑阁图》(斯德哥尔摩瑞典国家博物馆)等数十幅[28]。


(明)仇英《剑阁图》  上海博物院藏

 

笔者认为:蜀山栈道(或者说蜀道画)成为中国历代绘画的一个主题,这应该是四川为中国山水画的卓越贡献。

 

2019年10月21日写于成都百花潭《四川美术史》上册修订本增加条目(待定稿)


作者简介:唐林,美术史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历史研究院学术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美术史》作者。


[①]  韩兆琦:《唐诗精讲》,66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年版;王璜生、胡光华:《中国画艺术专史  山水卷》,126页,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②]李诚主编:《绘画小百科》,43页,巴蜀书社2013年版。[③]阎少显、冉祥正:《中国历代画家传略》,40页,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④]陈绶祥:《隋唐绘画史》,75页。[⑤]晋旅主编:《山西故事  历史人物》,105页,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⑥]图片引自王晓锋编:《中外名画彩图馆》,259页,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年版。此图原为壁画,早已不存。现在所能见到的仅是《辋川图》拓本,系后人据摹本而石刻的,此据阎少显、冉祥正:《中国历代画家传略》,40页。[⑦]谭优学:《唐诗人行年考续编》,64—76页,巴蜀书社1987年版。[⑧] 王辉斌:《王维开元行踪求是》,《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期。[⑨]毕宝魁:《人间最美是清秋  王维传》,“王维生平大事年表”,285页,现代出版社2017年版。[⑩] 陶喻之:《历代栈道图考述》,455页。[11]彭伯通编:《重庆题咏录》,5页,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12]罗承勇主编:《夔州诗百首赏析  图文典藏本》,14页,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13]引自岳仁译注:《宣和画谱》,212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14]《宣和画谱》卷10山水一。[15]谭优学:《王维生平事迹再探》,《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2期;张清华:《<王维年谱>证补》,《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133一14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6] 陶喻之:《历代栈道图考述》,455页。[17]柳旭:《通赏中国名画》,62页,长春出版社2014年版。[18] 陶喻之:《历代栈道图考述》,473页。[19] 陶喻之:《历代栈道图考述》,456页。[20]图片引自贺云翱主编:《中华国宝图典》,372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年版。[21] 任保忠:《中国古代雪景山水画造境研究》,12页,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12年。[22]任浩之编著:《国学知识  新世纪普及版》,538页,当代世界出版社2014年版。[23]王璜生、胡光华:《中国画艺术专史  山水卷》,128页。[24]张其凤:《宋徽宗与文人画》,104页,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版。[25] 陶喻之:《历代栈道图考述》,456页。[26] 陶喻之:《历代栈道图考述》,465页。[27] 陶喻之称顾符稹毕生从事栈道图创作,并加以论证,称为清初画坛盛事,引自陶喻之:《历代栈道图考述》,480、483页。[28] 陶喻之:《历代栈道图考述》,463—465页。